西汉中期,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,汉武帝在元封五年(公元前106年)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,专职监察地方。汉武帝的刺史制度中,有一条重要的规定:“六条以外不问。”具体说来,就是给刺史考察郡守、郡尉确定一个...
在我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,廉政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工作。即使是在极其艰苦的苏维埃时期,面对艰苦的斗争环境,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华苏维埃政府,大力提倡清正廉洁,克己奉公,反对官僚主义,反对贪污浪费。1933...
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这是一句长了胡须的老话。两个“树”字,都作动词,是种植和培育的意思。 这句老俗话见于《管子・权修》,原文是: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一树一获者...
曾国藩是清朝名臣耿将,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风起云涌之际,他以一介书生力挽狂澜,扶大厦于将倾,再造清朝中兴。他在日记册中记载的八本之说广为人知,其中一条是“作官以不要钱为本”。在他写给四弟曾国湟的家书中...
请托,即以私事相托,走门路,通关节。历史上,请托之风由来已久。据《管子・八观》载:“货财行于国,则法令毁于官;请谒得于上,则党与成于下。”意谓春秋时期,向官吏行贿请托之风盛行,法律法令败坏于朝廷;请托...
汉武帝为了推行财产申报政策,颁布了“告缗令”,鼓励对那些隐瞒财产的人进行告发,把被告人的一半财产分给告发人,作为奖赏。“告缗令”在执行的过程中,引发了很大的社会矛盾 卜式的大度感动了汉武帝 在绝大多数富...
一、官员问责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,关于官员的职责和对官员问责的典型记载是成于北宋的《太平御览》,该书对不同官职的问责内容有着明确的规定。比如,职位相当于宰相的司徒官。据《...
不得不承认,朱元璋对百姓还是挺慈爱的,特别是对农民。这不光体现在他的一些言论,更体现在他制定的“信访政策”,使百姓至少在理论上能将诉求和冤情“上答天听”。
古代没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,官员的财产状况,朝廷一般是掌握不了的。除非官员被抄家,或者身死之后家属无力安葬,朝廷才得以知悉哪位官员贪浊,哪位官员清贫。 三国蜀汉宰相诸葛亮,有田15顷,较贫瘠。据《三国志・诸...
第一次反腐告诫